跳到主要內容

澎湖兒童網商標

Menu

海洋生態

潮間帶生物
飛白楓海星
角眼沙蟹
珊瑚族群
指軸孔珊瑚
腎形盤珊瑚
軟絲仔
槍蝦和鰕虎魚共生
綠蠵龜

潮間帶生物

潮間帶是觀察海洋生物的第一站,棲息在潮間帶的生物身懷絕技,發展不同的潮間帶生活模式。建議小朋友出發到澎湖旅遊前,可以先閱讀相關海洋生態資訊,旅行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小發現喔!

飛白楓海星

它的身體顏色好像掉落在海中枯萎的楓葉,所以被稱為「飛白楓海星」,一般海星都是五個腕足,只有少數有四個,且再生能力很強,當他的腕斷掉,還會自生,生命力極強。

角眼沙蟹

它號稱「沙灘飛毛腿」,是路上跑最快的無脊動物綜橫於沙灘上,每秒可以跑三到四公尺,動作敏捷好像幽靈一樣,所以又稱「幽靈蟹」或「鬼蟹」,要抓它可是要眼明手快呢!

珊瑚族群

軟珊瑚群

澎湖地區潮間帶寬且廣,海域比較平坦,而且島嶼之間平均深度也不深,軟珊瑚生長於海流強勁且水質清澈的區域,位於山水沙灘的南方海域,有一片由「海扇軟角珊瑚」和「海雞頭軟珊瑚」所蔓延的珊瑚林,形成特殊的海底生態,它們身上充滿豔麗多變的色澤,常常吸引許多人到此潛水遊玩。

海灣珊瑚礁

顏色造型千變萬化的美麗珊瑚礁是澎湖海底最迷人的一角,馬公本島內海南端的青灣,是由紗帽山以西至風櫃之間的天然灣澳,這座海灣是以珊瑚為主所構成的珊瑚礁生態系,為一處充滿多樣且特殊的美麗珊瑚嬌世界。

指軸孔珊瑚

珊瑚群外表呈現叢狀或繖形,但底部通常是癒合的,從這裡伸展出短的分枝。珊瑚直徑小於3.7公釐。生活群體成黃褐色或黃色,牠們常生長在波浪衝擊比較大的淺水域裡,以水深5公尺左右的礁緣處最常見;廣泛分布於澎湖群島,尤其是白沙鄉和望安鄉珊瑚淺坪的礁緣處,所擁有的群體數量是最豐富的。

腎形盤珊瑚

群體都是由葉片形所組成,有時候是扁平或規則摺曲,珊瑚直徑大約1.5至2公釐。通常生長在淺水處礁緣附近,又以水混濁的地方更是常見;群體形態複雜,顏色為黃綠色,尤其在群體邊緣往往十分亮麗,本種在澎湖海域也蠻常見的。

軟絲仔

軟絲仔為澎湖盛產的漁獲之一,屬烏賊軟體動物,在海中常成群結隊悠遊淺水域中,半透明的身體還會不斷的閃光,相當漂亮迷人。它還富含蛋白質,小朋友可以多吃!

槍蝦和鰕虎魚共生

海底中有許多生物相互依賴生活,發揮互補作用,尋求更好更安全的生活。槍蝦的眼球因為被頭胸甲覆蓋著,視力很差,屬於動物界的弱視族群,失去高度的警覺性,無法察覺其他危險生物接近。

相反的鰕虎魚則有敏銳的雙眼,卻居無定所,當槍蝦與鰕虎魚相遇後,就達成一個協議,槍蝦提供居住的洞穴,鰕虎魚貢獻本身厲害的警報系統,從此以後,牠們兩個就一起生活。

綠蠵龜

望安島嶼是保育類動物綠蠵龜的故鄉,綠蠵龜屬中大型的海龜,俗稱「石龜、海龜或菜龜」,分布範圍從北緯55度到南緯45度的熱帶或亞熱帶海域。主要以海草及大型藻類為食,而且會將葉綠素儲存在脂肪中,形成一大特色。

牠的體型為長橢圓形,體色從棕到墨黑色,有時背甲可見大花斑紋,成熟的海龜可達1公尺,重達100公斤以上,小海龜需要20到50年才會成熟。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