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內容包含: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授課時數、課程大綱、授課師資、招生人數、教學地點、教學流程、教學評量等。

課程單元

課程名稱 尋找石頭中的魚․別讓石滬消失了
教學目標 1.覺知:感知吉貝石滬文化保存重要性及吉貝石滬與海洋環境永續關係。
2.知識:吉貝石滬的構造、功能及數量分佈。
3.態度:能培養正確環境倫理及友善對待環境資源之價值觀。
4.技能:能明白石滬保存的重要性,提出維護環境的想法或建議。
5.參與:能引發實際參與環境保護的工作及尊重生命行動。
教學對象 4-6年級之國小學童。
師生比 每次20人(師生比為1:20)。
教學時數 3小時。
課程大綱
  1. 說明石滬主題基本知識,觀賞石滬圖片、分布數量、吉貝社區生存環境的 困境及需求,講解文化館周圍環境與圖樣。
  2. 參觀吉貝石滬文化館進行教學:館內播放教材簡報及石滬影片欣賞,使學 員對石滬形成、條件及造型先建立初步概念、分組用道具(或角色扮演法) 模擬造滬活動使小朋友了解石滬歷史淵源。
  3. 分組討論分析石滬漁業友善對待環境的方式及對人類社會、社區及產業發 展的貢獻、歷經那些環境變遷及面臨那些在地環境議題。
  4. 觀察石滬所在位置、石滬的整體型態及構造、海流、速度、水深、滬體高 度,講解石滬修復保存經過及成效,分析影響捕魚功能及沒落原因。
  5. 填寫學習單、分組討論或發問,讓小朋友發表參與及分享心得。 議。
授課師資 講師1位;助理人員2位。
教學器材 潮間帶體驗工具組(漁網及網袋)、防滑鞋、噴水槍、指北針、學習單。
教學地點 吉貝石滬文化館及吉貝嶼沿岸潮間帶。

教學流程

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時間
活動1.文化館外迎賓講解:

開場白,講師提問石滬相關性問題,以周圍文物與圖樣給予學員初步熟知,並引導進入主題,實際互動討論,引發學習動機。

  1. 是否看過石滬?在哪裡看過?(聽過七美雙 心石滬嗎)
  2. 石滬是什麼?(生態傳統定置捕魚陷阱)為什麼要造石滬?用來做什麼?功能又是什麼?
  3. 澎湖哪一種海邊地形比較適合建造石滬?(北部及南部比較)
  4. 石滬形狀像什麼?美不美?
  5. 及捕魚原理
老師說明並與學員互動,誘發學習動機。 10分鐘
活動2.參觀吉貝石滬文化館進行教學:

館內播放教材簡報及石滬影片欣賞,使學員對課程先建立初步概念並能瞭解石滬與氣候海洋環境、人類生活及社區的關係。

  1. 文化館內播放影片欣賞「海上的裝置藝術, ,了解石滬形成、條件及造型先建立初步 概念。(約10分鐘)
  2. 影片觀後老師從影片中內容進行有獎徵答 提問,讓學員加深印象。(5分鐘)
  3. 說明石滬對環境友善的態度、變遷原因及 面臨環境議題的探索。(簡報10分鐘)
  4. 請學員分4組用廢報紙球當石頭,模擬進行 分工造滬活動並說明選擇何種石頭、滬體 高度及形式、何處填滬、如何進行捕魚, 藉以瞭解先人經驗及智慧的可貴或採用角 色扮演法。(10分鐘)
  5. 老師提問及分組互相討論石滬漁業的歷史 價值及對社區營造發展意義。(15分鐘)
學員看影片、聽講、分組活動 並討論,明白石滬的相關知識

 

石滬影片:10分鐘

有獎徵答:5分鐘

教學簡報:10分鐘

分組模擬造滬活動:10分鐘

分組討論:15分鐘

合計50分鐘
活動3.石滬群的近身觀察綜合活動:
  1. 學員換穿膠鞋及拿取戶外體驗教具,由助理 人員協助並提醒下海注意事項,離開教具室 自岸堤走到最近一口滬體。(20分鐘)
  2. 說明滬體座落吉貝島的位置,以指北針觀察 於石滬滬堤、滬房的方位。(5分鐘)
  3. 近身觀察石滬,觸摸滬體的表面、顏色、硬 度及附著何種生物等體驗紀錄。(5分鐘)
  4. 老師引導觀察石滬的整體型態及構造,指出 滬門開口與海流流向及速度與漁獲量間的 關係,以濆水槍實驗滬體內外兩旁堆砌的形 體原理、滬房的水深及以尺量測滬體的高 度、長度如何。 (20分鐘)
  5. 辨識石滬整體構造,下水以網具體驗捕魚、 觀察漁獲量情形,不論有無漁獲量,都可 說明石滬與海洋環境的變化及相互依存關 係的重要性。(20分鐘)
  6. 讓學員比對生物圖卡,尋找認識觀察海中生 物及種類,教育並學習其習性及尊重生命概 念及避免踩踏活珊瑚礁體,應以不隨意碰觸 為原則,海中石頭翻起觀察後應再恢復其原 樣。(10分鐘)
  7. 觀察石滬功能破壞的狀況及原因(自然破 壞、人為破壞,如東北季風、颱風、沿岸 消波塊、珊瑚礁群棲地破壞、沿岸淤積泥 沙、全球性環境變遷如暖化、海平面上升 、過漁等),討論恢復保存的可能性。(5 分鐘)
  8. 發用小袋子教育近海活動不是只有耗用資 源,也可回饋隨身撿拾垃圾潔淨大地,以建 立正確環境倫理的感恩態度。(5分鐘)
學員實地觀察石滬,使學員建立完整的態度及價值觀。 換穿膠鞋及下海:20分鐘

觀察滬體位置:5分鐘

觸摸觀察石滬表面及構造:5分鐘

觀察海流流向及速度、堆砌的原理、水深及高度:20分鐘

體驗捕魚及觀察漁獲量:20分鐘

比對生物圖卡及認識生物習性:10分鐘

分析石滬功能破壞的原因:5分鐘

回饋隨身撿拾垃圾潔淨活動:5分鐘

合 計90分鐘
活動4.回到文化館內進行學習成效評量與心得分享:
  1. 用吉貝地方石滬漁獲量、漁權設定制度及社 經地位的故事性彰顯產業發展,引導學員體 認、比對思考現今石滬面臨的困境、現代捕 漁工具濫用資源的現況及造成環境社會關係 的問題。(10分鐘)
  2. 引導學員就產業發展、環境議題及環境變 遷,來檢討吉貝石滬修護保存的意義及可以 的做法。(5分鐘)
  3. 引導學員反省、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 當的環境倫理觀念及其所引起的結果。(10 分鐘)
  4. 進行討論議題及學習單引導學員提出如何參與環境保護的行動。(15分鐘)
學員分組討論或發問,並參與分享彼此心得。

 

以故事性教育,引導學員體認、比對思考現今石滬的困境:10分鐘

檢討吉貝石滬修護保存的意義及做法:5分鐘

反省、分享在生活中常見的不當的環境倫理觀念:10分鐘

以討論議題及學習單引導學員提出環境保護的行動:15分鐘

40分鐘

教學路線圖

教學路線圖
教學評量 從學習單成果發表與有獎問答、心得分享,評量學習者對石滬與海洋環境及人類生活關係的瞭解程度。
學習單   尋找石頭中的魚 別讓石滬消失了學習單下載.pdf
有獎問答題庫  尋找石頭中的魚 別讓石滬消失了有獎問答題庫下載.pdf

教學照片

 
課程實況   課程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