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青螺紅樹林賞鳥線

深度旅遊(舊)

賞鳥點介紹

青螺溼地曾經是養殖魚蝦的漁塭,經過復育計畫,成為澎湖第一個紅樹林復育地區,包羅萬象的豐富潮間帶生態,是適合作為生態教學的重要地點。

雙湖園
虎頭山週邊潮間帶

賞鳥點一︰虎頭山週邊潮間帶

進入青螺港南側海堤之後,如要前往虎頭山週邊潮間帶,則繼續往北直行即可到達。

青螺港南側海堤外潮間帶

賞鳥點二︰青螺港南側海堤外潮間帶

從虎頭山週邊潮間帶南下,至青螺港,南端有道狹長的堤防,為賞鳥最佳的地點。

漁溫小徑與紅樹林溼地

賞鳥點三︰漁塭小徑與紅樹林溼地

約有50公頃大的青螺溼地,目前為紅樹林復育區,豐富的生態景觀,此處鳥類生態總會吸引許多賞鳥客不遠千里而來,約有40多種的水鳥在此棲息。

本區推薦賞鳥種類

1.青足鷸

(1)別行:青腳仔(台語)

(2)學名: Tringa nebularia

(3)觀察月份:1-12月

(4)特徵:屬於常見的冬天候鳥,嘴巴前端略微上翹,腳長為青灰色,故名青足鷸。常成小群或混在其他水鳥中,出現於河口沼澤區、漁塭堤岸邊或池塘等地,叫聲「丟丟丟」清脆響亮,常漫步於沙灘之間覓食,找尋招潮蟹、小魚蝦,水生昆蟲。

青足鷸

2.黃足鷸

(1)學名:Tringa Brevies

(2)分類:鷸科

(3)觀察月份:1-12月

(4)特徵:頭頸與背部均呈現暗灰褐色,有明顯白色眉斑及黑色過眼線,嘴黑色、腳黃色。夏羽時體側有濃密的灰褐色細波浪紋,冬天無橫紋。

黃足鷸

3.中杓鷸

(1)學名:Numenius phaeopus

(2)分類:鷸科

(3)觀察月份:1-12月

(4)特徵:中等體型的杓鷸,嘴下彎,長度約為頭長之兩倍,頭頂有顯著黑褐色的頭側線與淡色頭央線,正面看時像西瓜皮,單獨出現時不易辨認,最常聽見之叫聲為連串的「嗶、嗶、嗶」聲是重要的辨認線索。主要出現在潮間帶、河口與海岸,亦棲息於珊瑚礁及海岸附近之草地、牧場,常常為鬆散的群落活動,是普通易見的冬候鳥,也是青螺溼地的常客。

中杓鷸
展開
Top